博观约取:刑事辩护思维与实务技能 202210 张成,律璞玉,10000G+法律实务课程,视频+课件+法律文书+合同范本+法律书籍(3000+本好书在线)。


添加微信:AIRZ414012511


网站1.png


格物致知事辩以德

人生没有彩排,刑事辩护也是如此,每一步都不能错。以专业为立身之本过硬的专业能力是办好案件的保障,强调深厚的知识功底和建立在丰富实践经验基础之上的“见微知著”,是律师能够具备精准把握辩护要点的能力。“

见微知著是刑辩律师必备的专业能力一一拿到案件,发现问题,论证问题,有效沟通,从而实现辩护目的。

根据司法部发布的《全面深化司法行政改革纲要(2018-2022》,到2022年,全国律师总数将达到62万人,距司法部发布的《2020年度律师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统计分析》中公布的“截至2020年底,全国共有执业律师52.2万多人”,两年增加了10余万人。

这十余万名律师新兵,加上此前经手刑事辩护业务数量有限的律师群体,要么尚在摸索、专业领城有待明确的阶段,要么明确定位为“全科”律师,难以满足刑辩业务的专业度要求。

我们经常接到律师同行的名类咨询,问题大都还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次。因知识不成体系、一知半解导致不敢定论、不敢较真,“现学现卖”式的护工作不仅常常会错过辩护的重要时机甚至会闹出笑话。

有些人可能认为出丑闹笑话也只是丢丢面子、损失声誉,但如果没有发现案件的关键问题,未能发挥辩护律师应有的纠错功能,导致案件错判对当事人和其家庭以及司法公正而言,就是极大的危害了。

仅仅有刑辩技能,还是比较基础的要求;仅仅强调“见微知著”的能力,在重大、疑难案件的辩护过程中就显得比较薄弱,因此还必须有“格物致知”“事辩以德”的自我要求。

能分析明辨案件问题,也能突破案件辩护工作中的各种瓶颈有创造性、突破性地实现沟通目的;别人以常规方法、常规手段不能实现的辩护效果,我们可以采取合法合规的非常规方法、非常规手段实现,强调的是为达到

目的所制定、执行的辩护策略是否完善、审慎。如我们常讲的“政策辩”,就需要辩护人有法律以外的更高层次的审度和考虑,所谓大处着眼,小处着手,心有猛虎、细嗅蔷薇

法谚云:良心抵得上一千个证人。有良心才有良知。良知就是是非之心,不待虑而知,不待学而能,谓之良知。刑辩律师的“致知”,不仅是要唤起司法人员的公正公允良知,也是指“常人皆日可杀”之时我们自己专业的独立判断;还是指在委托人、当事人有不可名状甚至不可实现之诉求时,辩护人的释法说理,指明利害,而不是一味听从;更是指在各种沟通中,将当事人利益视同自己利益穷尽各种可能性去做辩护努力。

什么是大处若眼?根据案件具体情况,制定政策辩、法律辩、程序、证据辩等不同的策略和思路。尤其要注重辩护时机,如批捕前和批捕阶段的辩护就尤其重要。